查看原文
其他

90后现象级畅销书作家,他用故事慰藉了一个个孤单的生命

读者人物 2022-09-29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投稿指南 Author 夏夜飞行X



有网友曾这样评价卢思浩的作品:“我相信它们是适用于一定年龄阶段人群的。”卢思浩的文字里充斥着青春、梦想、成长与爱情,读他的书,就像有个朋友在陪你唠嗑谈心。
对于孤独的人来说,这些文字是他们心情低落时身边的一盏茶,不华丽但真实,不够滚烫但足以温热胸膛。


文 | 看柴
编辑 | Anita

“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,如果没有,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。”

这是卢思浩写下的经典句子,不知多少次被人写进摘抄本,视若珍宝。
卢思浩是90后百万畅销书作家,他用笔下的小故事抚慰了一个个孤独行走的灵魂。

但他也常被吐槽文字一味强调正能量,过于热血。
面对种种质疑声,卢思浩并不在意,他笑言:“写作就是很自私的事情,我只想对自己负责。”

17岁时,卢思浩远赴澳洲留学。

陌生的文化和环境,一下子打破了他对异国生活的幻想,随之而来的,是无穷无尽的孤独与彷徨。
那时候,他只能靠联系旧友聊以慰藉,常常守在电脑前好几个小时,就为了等国内的朋友上线聊天。
相隔着时差和距离,他与朋友渐行渐远。苦苦找不到出口的卢思浩,重新翻开了自己珍藏已久的书。
他读村上春树,读周国平,逐渐明白,有些事情只能一个人做。
在书中找到共鸣的卢思浩,开始在网上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。

随着几篇随笔在人人网走红,迷茫的他收获越来越多的认可,也坚定了走写作这条路的想法。
上大三时,卢思浩想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,天真地以为出书要自己给钱,把自己全部积蓄都投了进去。
后来才发现那是个空壳公司,书印了一两千本,最后只卖了200本,钱都打了水漂。
最落魄时,他身无分文,白天在地铁里睡觉,晚上去便利店,不敢回家,也不想去找朋友。
好友千里迢迢来找他,带他去公园跑步,两人躺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时,好友说了很多安慰的话,有一句他至今难忘:
“你看,你还是要呼吸,你还是要活着,只要还活着,就一定会有明天。”
于是,后来就有了卢思浩的第二部作品《你要去相信,没有到不了的明天》。
卢思浩说:“写作是我对抗生活的唯一有效方式。即使没人读,即使再难过我也要写。”
很多时候,他笔下的文字,最先鼓舞的是他自己。
有人在豆瓣上给这本书留言:“这种鸡汤书就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打个鸡血,心情一好就马上扔掉的东西。”
在低落时翻开,享受瞬间的感动,然后擦干眼泪,收起沮丧,回到现实继续前行,大概这就是“鸡汤文”的意义。

有一次,卢思浩在天津签售,有个读者跟他哭诉:“卢思浩,我朋友说你的书不值得看。”
当时他的心情很复杂,只能安慰读者:“不要委屈,如果你能从书里得到某些答案,可以在难过无力的时候看一页,就足够了。”
卢思浩最爱看《灌篮高手》,他发誓,要那样热血地活着,不管发生什么,一步也不退让。
保持正能量,热血且善良地活着,这就是卢思浩的常态。
琐碎的日常,琐碎的情绪,琐碎的崩溃,也是大多数人青春时期的常态。

有人说,90后的痛点,就是过度自由带来的迷茫。
“我们是很矫情的一代,也是最容易焦虑的一代。”这是卢思浩对90后集体迷茫的解读。
卢思浩说,自己不是刻意去营造鸡汤,他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,并不能控制读者接收到什么信息,做出什么样的反应。

90后比上一代更早经历孤独和落魄,想从集体中找到自我,但又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,被“一夜成名”的神话不断冲击。
90后大多难以静下心思考,能力撑不起野心,太想走捷径,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苦苦挣扎,于是焦虑、恐慌、颓唐接踵而来。
自我,又渴望陪伴与爱,这就是90后的矛盾。
他们在孤独无助的时候,满腔情绪却无人诉说,这时拿起一本卢思浩的书,透过文字,就像是和朋友在唠嗑谈心。
一如卢思浩在《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》中写道:“你要走,走到灯火通明。你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,这件事,一步都不能让。
也许有些矫情,但的确有人,靠一段话撑起了一段时光。

2015年,卢思浩出版《离开前请叫醒我》,以400多万的版税入选第十届中国作家富豪榜。

在接下来几年,卢思浩逐渐解锁编剧、电台主播等身份,还曾为刘亦菲演唱的电影主题曲《还在这里》作词。
2019年,卢思浩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《时间的答案》。他想,无论是哪个年代,都有标志性的作家。例如50后的莫言、60后的毕飞宇、70后的徐则臣、80后的韩寒等,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写成小说,让世人透过文字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。
但90后的生活多数没有大喜大悲,又因网络太发达,没人愿意沉下心写一个关于90后生活的故事。所以他想写一本书,能宏观地展示90后的时代性。

他坚信,即使只有5%的人愿意看,好作品也会被人慢慢发现。
为了取材,卢思浩到处旅行,常常往新疆、漠河等偏远的地方跑,希望能在被时代和网络包裹着前行的个体中,找到最真的一部分。
《时间的答案》里面的主人公,一边成长一边失去,内心复杂而敏感,或许这就是卢思浩所期待的,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。

用一个或多个小故事得出人生感悟,把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,是鸡汤文的最大亮点。
但所有的心灵鸡汤,都只是一时的安慰,真正能解决问题的,是冷静和理性。
鸡汤文不再受欢迎,是因为年轻人更理性了吗?
未必,这个时代,能独立思考的人,还是少数。

正如卢思浩所说的:“我担心的,不是年轻人不读书,而是年轻人不思考。”
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书,都只能给读者指一个方向,点一盏灯。但路,还是要自己去走。

书籍推荐:《黎明前的那一夜》卢思浩著,湖南文艺出版社
《黎明前的那一夜》讲述了一个关于逃避、面对和选择的故事。一个即将年满30岁的都市白领莫名患上躁狂症,被送到一家疗养中心治疗。从那一刻起,他被迫直面自己的病症,直面自己的回忆,敞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,让他人走进来,让生命再次变得有意义。疗养中心的生活真的能治愈一个人吗?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与社会同化吗?跟随着主人公的旅程,你或许会得到答案。


本文来源:投稿指南(tougao777),一个写作者的聚居地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。


 / 107 期 赠 书 获 奖 粉 丝 / 请7天内于后台回复“领奖”


那英 | 张馨予 | 张柏芝 | 贾玲齐秦 | 吴孟达 | 红楼梦 | 王冰冰姚晨 | 蔡少芬 | 陈佩斯 | 罗翔

你怎样看待卢思浩的作品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